top of page
Blog: Blog2
搜尋
  • 小編群

What Is LGBTQ+?

LGBTQ是各種同志族群單字的集合體,合起來即為同志群體的總稱。


L-Lesbian


Lesbian為女同性戀者。Lesbian的原來是用於稱呼古希臘時期居住在Lesbos島上的居民。後因島上的女詩人Sappho作品中多為描述兩位女性之間的愛情。因此後來的女同性戀族群會以Lesbian作為內部術語指稱自己。


G-Gay


Gay為男同性戀者。最一開始為性少數的代稱,發展出不同的名稱和認同之後,才專指為男同性戀者。英文單字 “gay”本意指「感覺快樂的」、「使人快樂的」。20世紀初時,美國的部分同性戀者開始以 “gay”這個詞作為自己的代稱,和當時還在病理學與臨床上被廣泛使用的 “homosexual”作為區分。


B-Bisexual


Bisexual為雙性戀者。雙性戀者會被同性和異性所吸引,進而產生戀情。雙性戀者不只喜歡一個性別。雙性戀者並不是花心大蘿蔔,好像可以見一個愛一個、或是同時愛上兩個不同性別的人。雙性戀者只是在「性別」的選項上較不設限。


T-Transgender


Transgender為跨性別者,把自己視為男性或女性的認同,為「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又稱為心理性別)。跨性別者指的是「性別認同」和「出生時被指定的性別」不同的人。一個人的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也就是「受到哪些性別的吸引」,與那個人的「性別認同」是獨立的兩回事。所以跨性別者可能是同性戀、異性戀或雙性戀,兩者不互相衝突。而跨性別者也不一定會在外貌上,讓自己變成刻板印象的外貌(比如跨男並不一定會打扮得更陽剛、跨女也不一定打扮得特別陰柔)。


Q-Queer/Questioning


Queer為酷兒,而Questioning為疑性戀。

酷兒本來指的是「古怪的」或是「怪胎」「變態」等意思,是很負面、拿來罵非異性戀群體的字眼,但是隨著時間的演變,很多同志在同志運動中獲得了自信來對抗敵意,也漸漸開始擁抱Queer這個字,酷兒也變成性少數群體的代稱之一,許多同性戀、雙性戀、甚至部分性愛方式與一夫一妻異性婚姻有所不同的異性戀者都接受酷兒這個稱呼。

除了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LGBTQ外,還有其他的許多不同的認同。


其他的認同比如:


I-Intersexual


Intersexual指的是雙性人。即為同時擁有兩種男女生理性徵的人。


A-Asexual/ Ally


Asexual為無性戀者;Ally為同盟者。無性戀是指「不會感受到性吸引」的一種性傾向。可分為「會產生愛情的」有浪漫愛無性戀以及「不會有愛情感受的」無浪漫愛無性戀。Ally為同盟者,指的是支持同志族群的人,例如支持同志族群的異性戀者。也有認為A可以指「無性別(Agender)」,沒有發育性別,或認為自身不屬於任何一種性別。無性別者有時也使用「genderless」(無性別)或「gender neutral」(性別中立)等來表達自己的性別認同,若是不認同傳統二元性別觀念的無性別者,也會用「Neutrois」來表達。LGBTQIA這些不同的字母,還有他們背後所代表的意思,都來源於美國的性革命運動/性解放運動。在最開始時,其實沒有統一對性少數群體的代稱,到了1970年左右,才出現Gay這個詞,用來統稱同性戀者。

到了1970-1990 這段期間,性少數群體慢慢發展出自己的認同,這時才有Lesbian、Bisexual和Transgender這些詞彙的出現。到了更後來,人們才開始習慣用LGBT這個詞組,來稱呼性少數群體。


這每個字母,都代表了一個性少數群體,爭取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成果。每個字,都是想要被看見,被認同的渴望。


1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What Is 性傾向?

性傾向是指一個人對男性、女性或兩性產生的持久情感,喜愛、愛情或性吸引的現象。 性傾向也指一種身份意識,一種基於這些吸引力、相關行為、及身為這些相關社群一員而形成的身份意識。根據研究,性傾向並沒有絕對的、明顯的分類。我們可能會對與我們相同性別、不同性別或兩種性別的人產生性的吸引力。與相同性別產生情感、愛情、性吸引力,稱之為同性戀;與異性產生情感、愛情、性吸引力,稱之為異性戀;與兩種性別都產生情感、愛

What Is 性別認同?

性別認同是一個人對於自己性別身分的認知與認同,有很多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性別認同,可能來自家中的成長歷程、學校教育的知識傳授、大眾媒體的資訊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影響性別認同的因子。 經由自我價值觀漸漸的成形,一個人會慢慢去認同自己是屬於男性、女性、或是非此二者分類,而後者則可以稱為「性別酷兒」,此為一群自我性別認同類型的統稱,意思就是他們覺得他們不是傳統下二分法的性別,他們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 而有

What Is 性別氣質?

有別於生理性別是與生俱來的事實,性別氣質則是由社會文化建構、分類出來的性別特徵,簡而言之,是文化對於男性與女性的行為期待,所以性別氣質又可以稱為社會性別。現今社會把性別氣質二分為:男性陽剛氣質與女性的陰柔氣質。 男性在社會中的角色為工具性特質,會認為男生是理性、有目標的、剛強、主動的,而這些特質適合在外工作、競爭;而女性為情感性特質,屬於溫柔的、順從的、愛小孩的,種種特質顯現出社會對女性的期待為較

bottom of page